服务热线
4001-123-456
我于一九二一年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。祖父是一位中医,父亲也深知医理。在我懂事以后,父亲就在谋生之余,教我读《医学三字经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汤头歌诀》、《药性赋》、《针...
我于一九二一年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。祖父是一位中医,父亲也深知医理。在我懂事以后,父亲就在谋生之余,教我读《医学三字经》、《医学实在易》、《汤头歌诀》、《药性赋》、《针...
编者按:读《伤寒杂病论》这本书,可能最先浮现的疑问会有:1、为什么是伤寒?2、杂病是什么意思?中医前辈对于这个书名的解释可能不尽相同,以下是刘力红先生的阐述,供您参考。
1.伤寒...
中医学术流派,分为突出“治疗大法”的伤寒温病派、突出“病性病位”的河间易水派。
伤寒温病派,又分为以“六经辨证”为治疗大法的伤寒派、以“卫气营血(三焦辩证)...
病机挈要
1.燥证,喻氏谓属热,沈氏讲属凉,其实,他们所说到的都是燥证的一个方面。故吴鞠通、俞根初都指出,燥有热燥、凉燥之分。其机理喻以蒸笼,如水火不偏,则熏蒸而无燥;如火盛水少,则...
张仲景(公元150-219年),名机,据传当过长沙太守,所以有张长沙之称。南阳郡涅阳(今河南省南阳县)人。
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,十岁时,已读了许多书,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。他仔细研读过《...
叶天士(1667-1746),名桂,号香岩,别号南阳先生,江苏吴县人,清代杰出的医学家,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,祖父叶时、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,尤其以儿科闻名。...
一、刘翰
刘翰(919~990),宋初沧州临津(今河北沧县)人,世医出身。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,后周显德二年(955),因进献《经用方书》30卷、《论候》10卷、《今古治世集》20卷等医学著作...
《伤寒杂病论》虽是以伤寒证治为主,但书中所贯串的辨证论治精神以及方治中的六经大法,于各科临床均有指导意义。《伤寒杂病论》刊行后流传极广,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影响,伤寒派也由...
阴差阳错三识中医
我学过三个专业:西医、语言文学、中医。
西医是家里选的,干了十几年不好不坏;语言文学是幼承家学,怡情怡心;而中医却是我主动追求的,魂牵梦萦。
初见中医:是阴差...
伤寒论有“六经辨证”,经方界有“六家学说”
中国现当代经方“六家学说”
刘观涛
自“医圣”张仲景一千八百年前创撰《伤寒杂病论》以来,伤寒学...
伤寒,有热,少腹满,应小便不利,今反利者,为有血也,当下之,可不余药,宜抵当丸。
抵当丸方水蛭二十个(熬) 虻虫二十个(去翅足、熬)桃仁二十五个(去皮尖)大黄三两(酒洗)。
伤寒六七日,结...
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(上)
1、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。
2、太阳病,发热汗出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
3、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,体痛,呕逆,脉阴阳俱紧者,名为伤寒。...
太阳病辨证纲要
【太阳病提纲】
1.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。
【太阳病分类-太阳中风】
2.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
【太阳病分类-太阳伤寒】
3.太阳病,或已...
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,今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。中医经典也是如此,谢海洲先生说:“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。”屠揆先先生回忆其叔父的教导:“为医之道,首先学好四大...